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同学们正安静地做着作业。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是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份成绩单,脸色看起来有些严肃。
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同学,然后停在了我的同桌小明身上。“小明,你这次考试退步太多了!”李老师的声音不大,但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严厉。小明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文具盒。
起初,小明只是默默听着,没有说话。但当李老师继续批评他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抬起头,小声争辩起来:“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这句话反而让李老师的语气更加严肃了,“努力不是借口!如果你真的用心学习,怎么会考成这样?”
听到这里,小明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委屈和愤怒。他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嘴唇微微颤抖,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李老师的话一句接一句,像重锤一样敲击着他。终于,在最后一句话落下时,小明爆发了。
“够了!”他猛地站起来,声音比平时高了许多。这一声吼叫让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的鸟鸣都仿佛停止了。小明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但他倔强地不让眼泪掉下来。“我承认我没考好,但我真的尽力了!为什么你们只看到分数,却看不到我的付出?”
李老师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小明会如此激动。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教室。
小明坐在座位上,大口喘着气,脸上的愤怒渐渐被疲惫取代。他揉了揉眼睛,低声说道:“我只是希望别人能理解我。”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生气并不仅仅是愤怒,它背后藏着的是渴望被理解和认可的心情。
从此以后,每当看到小明埋头苦读的身影,我都会想起那个下午,想起他生气的样子,以及他眼中的那份坚持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