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欲不胜簪的欲的意思】“浑欲不胜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全句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国破家亡、忧思难解而愁苦至极,以至于头发稀疏到无法用簪子固定。
其中,“欲”字是理解整句的关键。下面将对“浑欲不胜簪”的“欲”字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浑欲不胜簪”中的“欲”字,意为“想要”或“几乎要”。结合上下文,“浑欲”表示“几乎要”,“不胜簪”则是“无法插上簪子”。整句意思是:我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形容头发稀少、憔悴不堪。
在古诗中,“欲”常用来表达一种心理状态,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或情感色彩。在这里,“欲”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痛苦,也增强了诗句的情感张力。
二、关键词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作用 |
浑 | 几乎、简直 | 表示程度深,强调“几乎” |
欲 | 想要、几乎要 | 表达诗人内心的情绪和状态 |
不胜簪 | 不能插簪子 | 形容头发稀疏、衰老的样子 |
浑欲不胜簪 | 几乎无法插簪子 | 整体表达诗人因忧愁而衰老 |
三、延伸理解
“欲”在古诗词中常见,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这些句子中的“欲”都表示一种愿望或行动的意图。
在杜甫的《春望》中,“欲”字的使用,使诗句更具感染力,体现出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结语
“浑欲不胜簪”的“欲”字,虽简短却富有表现力,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战乱而心力交瘁、鬓发花白的形象。通过对其含义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本身,也能感受到杜甫诗歌中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