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骜不驯的词语意思】“桀骜不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性格倔强、难以驯服,不轻易服从权威或规矩。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描述那些固执己见、不服从管理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桀骜不驯 |
拼音 | jié ào bù xù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高者,莫不欲以身殉道,而其下者,亦各务其所好,故桀骜不驯,不可训也。” |
释义 | 形容人性格顽固、倔强,不肯顺从,难以管教。 |
近义词 | 倔强固执、我行我素、桀骜不恭 |
反义词 | 俯首帖耳、温顺听话、循规蹈矩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性格或行为态度。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人物性格 | 他从小就桀骜不驯,不愿受人约束。 |
批评不服从者 | 公司领导批评他桀骜不驯,影响团队合作。 |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的主角桀骜不驯,最终成为反抗者的象征。 |
三、词语来源与演变
“桀骜不驯”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原意是形容某些人顽固不化、不听劝告。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成为描述个性强硬、不易驯服的典型表达。
四、总结
“桀骜不驯”是一个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那种不愿服从、坚持自我、难以被教导的行为方式。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贬低他人,同时也可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及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