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寡廉鲜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羞耻心,不知廉耻,行为卑劣。这个成语由“寡廉”和“鲜耻”两个部分组成,“寡”意为少,“廉”指廉洁、有道德;“鲜”是少的意思,“耻”是羞耻。合起来就是“缺乏廉洁,不知羞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道德低下、不顾社会公德的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对他人品行的负面评价。
“寡廉鲜耻”是一个形容人道德败坏、没有羞耻心的成语。它强调一个人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行为举止令人不齿。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指责他人的不道德行为,具有明显的贬义。
表格展示:
成语 | 寡廉鲜耻 |
拼音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寡廉鲜耻,而贪得无厌。” |
释义 | 缺乏廉洁,不知羞耻。形容人道德低下,行为卑劣。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品行恶劣,常作谓语、定语使用。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廉耻、道德败坏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书达理、廉洁奉公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指责他人道德问题时使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寡廉鲜耻”不仅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深刻评判。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也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