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成语解释】“党同伐异”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党同而伐异。”意思是:结成一伙,偏袒相同的人,攻击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在观点、立场上不公正,只支持与自己一致的人,排斥或打击持不同意见者的做法。
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强调的是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容易造成群体内部的对立和排他性行为。
成语解析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党同伐异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结党营私,偏袒同类,攻击异己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不公正的群体行为或态度 |
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以势压人 |
反义词 | 公正无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 |
成语使用示例:
1. 在讨论会上,他总是党同伐异,对不同意见者冷嘲热讽。
2. 这种党同伐异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团队合作,也损害了整体氛围。
3. 希望大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交流,避免党同伐异的倾向。
总结:
“党同伐异”是形容一种不公正、不包容的态度,常见于政治、组织或人际关系中。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保持客观、理性,尊重不同的声音,避免因立场差异而产生不必要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