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简介】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的重要防御工程。作为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杰出代表,南京明城墙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南京明城墙概况总结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历时28年建成,全长约35.267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城墙。城墙由夯土与砖石混合砌筑而成,高约12米,宽4-5米,设有垛口、箭楼、敌台等军事设施,体现了明代高超的建筑技术和防御理念。如今,南京明城墙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
二、南京明城墙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建造时间 | 1366年—1393年(明朝初期) |
城墙长度 | 约35.267公里 |
城墙高度 | 平均约12米 |
城墙宽度 | 平均约4-5米 |
材料结构 | 夯土为主,外覆城砖 |
城门数量 | 共有13座城门(现仅存部分) |
建筑特点 | 设有垛口、箭楼、敌台、瓮城等防御设施 |
文化价值 |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世界文化遗产 |
现状 | 部分城墙仍保存完好,部分区域已修复并开放游览 |
三、南京明城墙的历史意义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明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体现。它见证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在现代,它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技术以及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参观建议
-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节气候宜人,适合登城墙远眺。
- 推荐路线:从中华门进入,沿城墙步行至解放门或仪凤门,沿途可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城门与城墙段落。
- 注意事项:部分城墙段落为陡坡,建议穿舒适的鞋子;注意保护文物,勿随意攀爬或涂鸦。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更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城市的风貌与智慧,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