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如何计算约当产量】在成本会计中,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一种用于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且各工序加工进度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成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从而更合理地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一、约当产量的定义
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换算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例如,如果某产品在月末有100件在产品,其中已完成60%,则这100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60件。
二、约当产量的计算步骤
1. 确定在产品数量
根据生产记录或盘点结果,明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
2. 确定各工序的完工程度
每个工序的完工程度可根据实际消耗的工时、材料投入比例或经验判断来确定。
3. 计算各工序的约当产量
对于每道工序,用在产品数量乘以该工序的完工程度,得出该工序的约当产量。
4. 汇总总约当产量
将各工序的约当产量相加,得到本月的总约当产量。
5. 分配成本
将本期发生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
三、约当产量计算示例
工序 | 在产品数量 | 完工程度 | 约当产量 |
第一工序 | 200件 | 40% | 80件 |
第二工序 | 200件 | 70% | 140件 |
第三工序 | 200件 | 90% | 180件 |
合计 | 600件 | - | 400件 |
说明:
- 第一工序的约当产量 = 200 × 40% = 80件
- 第二工序的约当产量 = 200 × 70% = 140件
- 第三工序的约当产量 = 200 × 90% = 180件
- 总约当产量 = 80 + 140 + 180 = 400件
四、注意事项
- 完工程度的确定应客观、合理,避免主观随意性。
- 若不同工序的材料投入时间不同,需分别计算材料的约当产量。
- 约当产量法适用于连续加工过程,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可能不太适用。
五、总结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成本核算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在产品的实际完成情况,并合理分配生产成本。通过明确在产品数量、确定各工序的完工程度以及计算约当产量,企业可以更科学地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
关键点 | 内容 |
约当产量定义 | 在产品按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的数量 |
计算步骤 | 确定数量 → 确定完工程度 → 计算约当产量 → 汇总 → 分配成本 |
示例 | 600件在产品,约当产量为400件 |
注意事项 | 客观确定完工程度、区分材料与人工的投入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