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道德经全文译文

2025-07-19 11:35:20

问题描述:

道德经全文译文,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11:35:20

道德经全文译文】《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内容深刻,语言简练,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了便于理解,《道德经》的全文可以按照章节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现代语言进行通俗解释。以下是对《道德经》全文的简要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围绕“道”与“德”展开,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理念。书中通过一系列哲理性的论述,探讨了宇宙的本源、人生的处世之道以及社会治理的原则。

- 第一章:阐述“道”的不可言说性与超越性。

- 第二章:提出对立统一的思想,如美与丑、善与恶。

- 第三章:主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以减少争斗。

- 第四章:描述“道”的虚无缥缈,但又生生不息。

- 第五章:批评统治者过度干预,提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第六章:讲“道”的根源,如同生育万物的母亲。

- 第七章:强调无私、利他,才能长久。

- 第八章:以水喻德,倡导谦下、包容。

- 第九章:告诫人应知足常乐,避免过度追求。

- 第十章:讲修身养性,内省自修。

- 第十一章:通过车轮、器皿、房屋等说明“无”的作用。

- 第十二章:指出感官欲望的危害,主张清静寡欲。

- 第十三章:讲宠辱若惊,提醒人保持内心的平静。

- 第十四章:描述“道”的无形无象,难以捉摸。

- 第十五章:讲述古之善为道者,其行为微妙深奥。

- 第十六章: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回归本真。

- 第十七章:讲不同层次的统治方式。

- 第十八章:指出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并非真正的德。

- 第十九章:主张复归于朴,去除人为造作。

- 第二十章:讲圣人与俗人的不同,强调独异于人。

- 第二十一章:讲“道”是万物的本源,变化无穷。

- 第二十二章: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 第二十三章:讲希言自然,少言多行。

- 第二十四章:批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

- 第二十五章:讲“道”是宇宙的本体,独立而不改。

- 第二十六章:强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第二十七章:讲善行、善言、善数、善结,皆有法度。

- 第二十八章: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第二十九章:反对强行治理,主张无为而治。

- 第三十章:讲用兵之道,不宜过分。

- 第三十一章: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 第三十二章:讲“道”常无名,虽小不可轻视。

- 第三十三章: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第三十四章:讲“道”广大无边,无所不包。

- 第三十五章:讲执大象,天下往。

- 第三十六章: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第三十八章: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第三十九章:讲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 第四十章: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第四十一章: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第四十二章: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第四十三章: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第四十四章: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第四十五章: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第四十六章:讲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 第四十七章:讲不出户,知天下。

- 第四十八章: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第四十九章:讲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第五十章:讲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第五十一章:讲道生之,德畜之。

- 第五十二章:讲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 第五十三章:讲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 第五十四章: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 第五十五章: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第五十六章: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第五十七章: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第五十八章: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第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

- 第六十章:讲治大国若烹小鲜。

- 第六十一章:讲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 第六十二章:讲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 第六十三章: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第六十四章: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第六十五章:讲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第六十六章: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第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 第六十八章:讲善战者不怒。

- 第六十九章:讲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 第七十章: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 第七十一章:讲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第七十二章: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第七十三章:讲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第七十四章: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第七十五章:讲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第七十六章: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第七十七章:讲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 第七十八章: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第七十九章:讲和大怨,必有余怨。

- 第八十章:讲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 第八十一章: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二、《道德经》章节概览(表格)

章号 核心思想 主要内容
1 道不可言 道是宇宙本源,不可言说
2 对立统一 美与丑、善与恶相对存在
3 不尚贤 倡导无为而治
4 道之虚 道无形无象,却生生不息
5 天地不仁 自然法则不偏私
6 道为母 道是万物之源
7 利他长存 无私者久
8 水之德 谦下、包容、不争
9 知足常乐 过度追求有害
10 内修之道 修身养性,内省自修
11 无中生有 “无”亦有其价值
12 寡欲清净 欲望过多有害
13 宠辱若惊 心态平和方能长久
14 道不可见 道无形无象
15 古之善道者 行为微妙深奥
16 致虚守静 回归本真
17 治国之道 不同层次的治理方式
18 仁义非德 真正的德在于自然
19 复归于朴 回到原始纯真状态
20 独异于人 圣人不同于常人
21 道为万物本 道生万物,变化无穷
22 曲则全 退让可得全
23 少言多行 言语应符合自然
24 自见自是 自夸自傲有害
25 道为本体 道独立不改
26 重为轻根 重是轻的根本
27 善行善言 一切皆有法度
28 知白守黑 明白而不显露
29 无为而治 强制治理有害
30 兵者不祥 用兵应谨慎
31 兵非君子 兵器非君子之道
32 道无名 道虽小不可轻视
33 自知者明 认识自己最重要
34 道之广大 道无所不包
35 执大象 顺从大道
36 反者道动 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
37 道常无为 道虽无为却无所不为
38 上德不德 真正的德不刻意为之
39 得一者 道是万物根本
40 道之循环 道动而返
41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42 道生万物 万物由道而生
43 柔能胜刚 柔弱胜过刚强
44 爱物必损 过度追求有害
45 大成若缺 完美往往似缺
46 有道则安 治国安定
47 出户知天下 知识源于内心
48 学日益,道日损 学习需减去杂念
49 以民为心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
50 生死之道 生命短暂,应珍惜
51 道生德畜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
52 塞兑闭门 防止欲望泛滥
53 大道甚夷 正道平坦易行
54 善建善抱 建立稳固基础
55 含德深厚 婴儿般纯真
56 知者不言 真知无需多言
57 正治国 治国应公正
58 祸福相依 祸福相互转化
59 治人事天 以节俭为本
60 治大国 如烹小鲜般细致
61 大国以下小国 和谐共处
62 道为万物之奥 道是万物核心
63 为无为 不做多余之事
64 慎终如始 善始善终
65 古之善为道者 不以智术治民
66 江海之德 谦下者得民心
67 三宝 仁、慈、俭
68 善战者不怒 战略胜于情绪
69 用兵之道 不主动进攻
70 言易知 道虽易知难行
71 知不知 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无知
72 民不畏威 民众若不怕威压则危险
73 勇于敢与不敢 敢为与不为各有后果
74 民不畏死 不能以死恐吓
75 民之饥 税赋过重导致民困
76 生柔死坚 生命柔软,死亡坚硬
77 天道平衡 道法自然
78 水之柔 柔弱胜刚强
79 和解余怨 和解不如无怨
80 小国寡民 简单生活理想
81 信言不美 真实话未必悦耳

结语: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引。它鼓励人们顺应自然、内敛谦逊、淡泊名利。通过学习《道德经》,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