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广为流传的劝学名句,常被误认为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但事实上,这句诗最早出自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示张寺丞王主簿》。陈师道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声名显赫,但他以质朴、深沉的诗风著称,尤其在宋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原文出处
《示张寺丞王主簿》
作者:陈师道
> 田庐不改旧时耕,
> 老去无能作赋声。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世人多爱逐浮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其中“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句,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警句,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性。
二、
陈师道生活在北宋中期,一生清贫,崇尚简朴生活。他的诗风以“苦吟”著称,注重语言的精炼与情感的真挚。虽然他在文学史上的知名度不及苏轼、黄庭坚等人,但在当时文坛上仍有一定影响力。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他主张珍惜当下,努力修身立德,而非沉迷于外在的荣华富贵。
三、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来源 | 出自陈师道《示张寺丞王主簿》 | 
| 原文诗句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 作者背景 | 宋代诗人,字履常,号后山居士 | 
| 诗作风格 | 质朴、含蓄、重情感 | 
| 诗句含义 | 强调时间的珍贵,劝人珍惜光阴 | 
| 流传情况 | 后被误传为王贞白所作,实际为陈师道 | 
| 时代背景 | 北宋中期,文人重视修养与道德 | 
四、结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仅是对时间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陈师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对理想的坚持。尽管他没有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这一句诗却穿越千年,成为激励无数人珍惜时光的经典之语。
如需进一步探讨陈师道的其他作品或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可继续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