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天地于形内是哪位文学家写的】“笼天地于形内”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该书由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这句话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中艺术表现力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文学作品应具备包容广阔天地、展现丰富内容的能力。
一、
“笼天地于形内”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意指文学作品应能够将广阔的天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丰富的情感思想浓缩于有限的文字之中,达到以小见大、以简驭繁的艺术效果。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刘勰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也对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出处 | 《文心雕龙》 |
出处作者 | 刘勰(南朝文学理论家) |
语句原文 |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
含义解释 | 文学作品应能将天地万象、万物百态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体现艺术的包容量与表现力。 |
背景介绍 |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成书于公元501年左右。 |
理论价值 | 强调文学创作应具备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影响深远。 |
对后世影响 | 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启发了许多文人学者的创作实践。 |
三、结语
“笼天地于形内”不仅是刘勰对文学艺术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提醒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形式精炼,更要内涵丰富,能够承载广阔的思想和情感空间。这一理念至今仍对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