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一、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一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其发作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无规律,且可能在休息时发生,常提示心脏供血系统存在严重病变,如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
UA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或胸部不适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患者常伴有心电图异常,但缺乏心肌酶升高的证据,因此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有区别。
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如肌钙蛋白)。治疗以抗缺血、抗血小板、抗凝为主,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英文名称 | Unstable Angina (UA) |
分类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 |
病因 |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 |
典型症状 | 胸痛、胸部压迫感、放射至左臂、下颌或背部;可于休息时发生 |
发作特点 | 发作频繁、无规律、持续时间长、对硝酸甘油反应差 |
心电图表现 | ST段压低、T波倒置、无Q波 |
实验室检查 | 心肌酶(如肌钙蛋白)一般不升高 |
诊断依据 | 病史、症状、心电图、血液检查、影像学评估 |
治疗方法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如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植入术 |
预后因素 | 年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状态、是否及时治疗 |
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 | 发作无规律、休息时也可发生、症状更严重、进展风险更高 |
三、注意事项: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干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随访。若出现胸痛加重、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