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成语故事】“车水马龙”是一个形容热闹繁华的成语,常用来描述街道上车辆来往不绝、行人熙熙攘攘的景象。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贤德的皇后——马皇后对家族子弟的严格要求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一、成语出处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原文:“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解释:意思是看到外戚(皇后的亲戚)家的人出门,车马多得像流水一样不断,马匹多得像游龙一样穿梭不息。
二、成语故事背景
东汉时期,马皇后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她以贤德著称,尤其注重节俭和品德修养。她的弟弟马防是朝廷重臣,权势很大。有一次,马皇后去拜访自己的家族,看到家族中的人出门时车马成行,非常繁华,便告诫他们说:“你们不要太过张扬,要懂得谦逊。”
她还曾对皇帝说:“我之所以能成为皇后,并不是因为我的出身高贵,而是因为我能够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她希望家族成员也能效仿她的做法,不要仗势欺人,更不要贪图享乐。
三、成语含义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车水马龙 |
拼音 | chē shuǐ mǎ lóng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
含义 | 形容车马很多,热闹繁华的景象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街道、市场、节日等热闹场面 |
近义词 | 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
反义词 | 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人迹罕至 |
四、成语延伸理解
“车水马龙”不仅仅是一个描绘交通繁忙的成语,它也隐含了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的意味。在古代,车马的数量往往代表着一个家庭或地区的富庶程度。因此,成语也常被用来比喻社会的兴盛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同时,马皇后的故事也提醒人们,在富贵之中要保持谦逊和节制,不能因为一时的荣耀而忘记本分。
五、总结
“车水马龙”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结合体。它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繁华景象,也体现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生活、权力和道德的态度。
原创声明:本文为根据历史文献和成语典故创作的原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车水马龙”这一成语的来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