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秋尽江南草未凋

2025-09-15 10:27:04

问题描述:

秋尽江南草未凋,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0:27:04

秋尽江南草未凋】“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原句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秋尽江南草未凋”则是后人对诗意的一种提炼与总结。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虽已入秋,但草木依然繁茂、景色依旧秀美,表现出江南温润、富饶的自然风貌。

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表达了江南在秋季仍保持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同于北方的萧瑟与荒凉。它体现了江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也反映了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与眷恋。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一种文化情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

二、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句子来源 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含义 描绘江南秋季仍绿意盎然、风景优美
意象 秋天、江南、草木、生机、温润
文化内涵 表达对江南风物的热爱与怀念
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富有意境
作者背景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
使用场景 用于描写江南秋景、表达思乡之情
风格特点 简洁含蓄,画面感强

三、延伸理解

“秋尽江南草未凋”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江南四季分明,但秋天并不意味着衰败,反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这种“未凋”的状态,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和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以上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秋尽江南草未凋”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