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原文】《十善业道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中较为重要的经典,主要讲述十种善业的功德与利益,强调修行者应以清净心行善,从而积累福报、净化心灵,最终导向解脱。此经内容虽短,但涵盖深刻,对佛教徒的日常修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
《十善业道经》主要讲的是“十善业”,即身、口、意三业中的十种善行。这些善行不仅是修行的基础,也是通往善果和解脱的重要途径。经文通过佛陀对天人的开示,说明了十善业的种类、功德以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全经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佛陀对天人解释十善业的意义;第二部分则通过比喻和实例说明十善业的果报,强调因果不虚、善恶有报的道理。
二、十善业分类表
类别 | 善业名称 | 内容说明 | 功德与果报 |
身业 | 不杀生 | 不伤害众生,保护生命 | 得长寿、健康、无病,远离怨憎 |
不偷盗 | 不取非予之物,尊重他人财物 | 得财富、不贫乏,受人敬重 | |
不邪淫 | 守持清净,不犯邪行 | 得眷属贤良、家庭和睦,身心清净 | |
口业 | 不妄语 | 不说谎、不诽谤、不两舌、不恶口 | 得言可信、人所敬爱、得善名 |
不两舌 | 不挑拨离间,不破坏他人关系 | 得人和合、亲友和睦 | |
不恶口 | 不说粗言恶语,不伤害他人 | 得言辞柔和、为人所敬 | |
不绮语 | 不说无益之语,不花言巧语 | 得言谈有益、智慧增长 | |
意业 | 不贪欲 | 不贪恋外物,知足常乐 | 得心安理得、不被欲望困扰 |
不嗔恚 | 不易怒、不怀恨,能忍辱宽容 | 得心平气和、无烦恼,得人欢喜 | |
不邪见 | 正确理解佛法,不迷信、不执着于错误观念 | 得正知正见、智慧增长,趋向解脱 |
三、结语
《十善业道经》虽篇幅不大,但内容精辟,是对佛教修行者行为规范的重要指导。通过修习十善业,不仅能提升个人品德,还能净化内心,积累福报,最终迈向解脱之路。对于信众而言,此经不仅是修行的指南,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