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是什么意思】“复旦”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尚书·大禹谟》中的“复旦重光”,意为太阳再次升起,象征着光明、希望与新生。在现代语境中,“复旦”已成为一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名称,即复旦大学。以下是对“复旦是什么意思”的详细解读。
一、字面含义
“复”有“再次”、“重复”之意;“旦”指“早晨”或“天亮”。合起来,“复旦”寓意“日复一日,光明重现”,象征着不断追求进步与光明未来的精神。
二、历史渊源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由马相伯先生创办,最初名为“复旦公学”,取名“复旦”旨在表达“复兴中华,培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历经百年发展,复旦大学已成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享有“东方剑桥”的美誉。
三、复旦大学简介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复旦大学 |
成立时间 | 1905年 |
创办人 | 马相伯 |
校训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地址 | 上海市杨浦区 |
等级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学科优势 | 文理医工结合,尤其以人文社科、医学、计算机等见长 |
四、复旦精神
“复旦”不仅是一个校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真理的不懈探索,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复旦学子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态度,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五、总结
“复旦”二字,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无论是作为地名、校名,还是精神象征,“复旦”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
关键词:复旦、复旦大学、复旦精神、校训、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