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衙斋卧听萧萧竹》是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诗,原诗为: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仁爱之心与责任感。
文章总结
《衙斋卧听萧萧竹》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在官署中听到竹子被风吹动的声音,联想到民间百姓的苦难,表现出他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诗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更是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厚情感。
该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不仅反映了郑板桥个人的政治理想,也传达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内容对比与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郑燮(郑板桥) |
朝代 | 清代 |
原文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主题 | 关注民间疾苦,表达对百姓的深情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情感基调 | 悲悯、关切、真诚 |
诗句解析 | “萧萧竹”象征风雨之声,引出对民间苦难的联想;“一枝一叶”比喻细微之处,体现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关怀 |
现实意义 | 提醒为官者应心系百姓,关注民生 |
后世影响 | 成为经典名句,常被引用于政治、教育等领域 |
结语
《衙斋卧听萧萧竹》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今天,它依然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