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下句是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如下: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通过对比少年与成年后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其中,“少年不识愁滋味”是整首词的开头句,引出了对“愁”的不同阶段的理解和感受。
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词作。该句的意思是:年轻人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忧愁,他们往往因为缺乏生活阅历,而把一些简单的情绪误认为是“愁”。在词中,这一句起到了铺垫作用,为后文“而今识尽愁滋味”形成鲜明对比。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写作风格,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理解。它常被引用在表达成长过程中对“愁”的认知变化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性。
二、相关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原文句子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下一句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词意 | 少年时期不懂得真正的忧愁,常常为了写诗而假装有愁。 |
作者背景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军事家。 |
创作背景 | 本词写于作者晚年,反映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文学价值 | 对比手法突出人生阶段的变化,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三、结语
“少年不识愁滋味”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名句,也是中国文化中关于成长与情感的经典表达。它提醒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对“愁”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这种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