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乎舞雩咏而归原文】一、原文概述
“风乎舞雩,咏而归”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与弟子们谈论志向时,曾点(即曾皙)所表达的理想生活状态。这句话简短却富有意境,展现了儒家理想中的一种自然、洒脱、安详的生活方式。
原文如下: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在暮春时节,穿好了春装,有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一边唱歌一边回家。
二、
这段话体现了曾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宁静、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个人志向的表达,也反映了儒家追求“礼乐之治”的社会理想。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先进》 |
原文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意思 | 在暮春时节,人们穿着春装,在水中沐浴、在舞雩台吹风,边唱歌边回家。 |
表达主题 | 自然、和谐、自由、安逸的生活理想 |
人物 | 曾点(曾皙) |
孔子评价 | “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说法)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儒家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内心的安宁 |
四、延伸思考
“风乎舞雩,咏而归”不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学会放慢脚步,感受自然之美,回归内心的平静。这种思想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更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实践。
结语:
“风乎舞雩,咏而归”虽短短数语,却蕴含深远,是古代先贤对理想生活的诗意描绘,也是今天我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归宿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