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音版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在生活困顿中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朗读这首诗,本文提供其注音版本,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原文与注音
原文 | 注音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bā yuè qiū gāo fēng nù háo, juǎn wǒ wū shàng sān chóng máo.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 máo fēi dù jiāng sǎ jiāng jiāo, gāo zhě guà juàn cháng lín shāo. |
下者飘转沉塘坳。 | xià zhě piāo zhuǎn chén táng ào.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 nán cūn qún tóng qī wǒ lǎo wú lì, rěn néng duì miàn wéi dào zéi. |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 gōng rán bào máo rù zhú qù, chún jiāo kǒu zào hū bù dé. |
老夫得此意,却把纸笔写成歌。 | lǎo fū dé cǐ yì, què bǎ zhǐ bǐ xiě chéng gē. |
> 注:以上注音为现代汉语拼音,便于初学者或非母语者朗读。
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诗人自身遭遇为切入点,描绘了秋风狂吹、茅草被刮走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生活的艰难。然而,诗人并未局限于个人困境,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大的人民,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内容要点 | 简要说明 |
诗歌背景 | 杜甫晚年生活困顿,居住在成都草堂,因秋风破坏茅屋而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个人苦难的无奈,以及对天下百姓的深切关怀。 |
情感表达 | 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文学价值 | 是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体现,被誉为“诗圣”之作。 |
三、结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境遇的诗篇,更是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注音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更容易地接触和理解这首经典作品。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古诗的朋友提供参考,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杜甫那份深沉而博大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