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是什么】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旋花科植物,学名为Cuscuta chinensis。它没有根和叶,依靠寄生在其他植物上获取养分,因此也被称为“无根草”或“金丝草”。菟丝子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常用于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等。
一、菟丝子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菟丝子 |
学名 | Cuscuta chinensis |
英文名 | Dodder Seed |
科属 |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
形态特征 | 无根、无叶的藤状植物,呈黄色或淡黄色丝状 |
生长环境 | 多寄生于豆科、菊科等植物上,常见于田间、林缘 |
药用部位 | 干燥成熟的种子 |
性味归经 | 甘、辛、平;归肝、肾经 |
功效 |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止泻 |
主治 | 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头晕目眩、胎动不安、腹泻等 |
用法用量 | 煎服,6~12克;也可入丸、散 |
二、菟丝子的药用价值与注意事项
菟丝子性平味甘,适合长期服用,尤其适合肾虚体质的人群。它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还能改善视力、缓解疲劳。现代研究也表明,菟丝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和生物碱,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不过,虽然菟丝子药性温和,但也不宜过量使用。孕妇应慎用,尤其是有流产史的女性。此外,脾胃虚寒者也应避免长期服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三、菟丝子的选购与保存
在购买菟丝子时,应选择颜色均匀、颗粒饱满、无杂质的产品。优质菟丝子呈淡黄色或黄棕色,质地坚硬,气味清香。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发霉。
四、小结
菟丝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其药性平和,适用人群较广,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