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兮挞兮读什么】“挑兮挞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情绪波动较大的状态。虽然这个词语看起来像是两个词的组合,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读音。
一、
“挑兮挞兮”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挞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里的“挑兮挞兮”是形容主人公在城楼上徘徊、焦虑不安的样子。其中,“挑”意为挑拣、挑剔;“挞”意为打、鞭打,但在这里是引申义,表示情绪上的激荡与不安。
从字面上看,“挑兮挞兮”读作 tiāo xī tà xī,其中“挑”读作 tiāo(第一声),“挞”读作 tà(第四声),而“兮”是文言助词,读作 xī(第一声)。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含义解释 | 出处 |
挑 | tiāo | ㄊㄧㄠ | 挑拣、挑剔 | 《诗经·郑风·子衿》 |
兮 | xī | ㄒㄧ | 文言助词,表语气 | 《诗经·郑风·子衿》 |
挞 | tà | ㄊㄚˋ | 打、鞭打,此处引申为情绪波动 | 《诗经·郑风·子衿》 |
兮 | xī | ㄒㄧ | 文言助词,表语气 | 《诗经·郑风·子衿》 |
三、延伸说明
“挑兮挞兮”虽然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表达方式,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常常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细腻的描写,也展示了汉语中“兮”字的独特用法——作为语气助词,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情感色彩。
在现代语境中,“挑兮挞兮”已较少使用,但在学习古文或欣赏古典诗词时,了解其读音与含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四、小结
- “挑兮挞兮”的正确读音是 tiāo xī tà xī。
- 它出自《诗经》,用于描述人物的情绪波动。
- “兮”为文言助词,用于增强语气。
- 该词语虽不常见,但在古文阅读中仍有一定价值。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