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冰虎尾出处于哪里】“春冰虎尾”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处境危险或形势严峻。它源自古代典籍,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本文将从出处、含义、用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春冰虎尾”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二。”后世在引用时,常将其与“春冰”结合,形成“春冰虎尾”这一说法,意指如春天的薄冰般脆弱,又如老虎的尾巴般难以掌控,比喻处境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局势的担忧或对危险的警示。其使用频率虽不高,但在古典文学和现代写作中仍有一定影响。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春冰虎尾 |
出处 | 《诗经·小雅·小旻》(原句为“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
含义 | 比喻处境极其危险,如春冰般脆弱,如虎尾般难以控制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危险或复杂局势的警惕 |
文化背景 | 源自古代诗歌,体现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哲理思考 |
现代应用 | 在文学、历史研究及部分现代文章中偶有使用 |
作者/来源 | 非特定个人,出自《诗经》 |
延伸意义 | 强调谨慎行事的重要性,避免因轻率而招致祸患 |
三、结语
“春冰虎尾”作为一句古语,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口语,但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应保持警觉,审慎行事。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文学创作,这一成语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