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什么意思】“收之东隅,失之桑榆”是一句源自《后汉书》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个地方有所收获,但在另一个地方却遭受了损失。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得失并存、整体上可能有得有失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收之东隅 | 在东方角落(东隅)获得了一定的收获或成功 |
失之桑榆 | 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比喻其他地方)却失去了某些东西 |
整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或收获,但在另一方面却遭遇了失败或损失。强调的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的辩证关系。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为天下者不顾家,况吾等乎?今虽失之桑榆,犹收之东隅。”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事业、生活等方面,虽然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但其他方面却有所欠缺或损失 |
语境 | 常用于总结经验、反思得失、鼓励人全面看待问题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得不偿失、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
反义词 | 全面发展、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
四、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与家庭 | 一个人为了事业拼搏,忽略了家庭,最终事业有成,但家庭关系疏远 |
学习与娱乐 | 学生为了考试努力学习,牺牲了休息和娱乐时间,成绩提高了,但身心疲惫 |
投资与风险 | 某些投资带来收益,但另一些投资则亏损,总体来看有得有失 |
五、总结
“收之东隅,失之桑榆”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得失,避免只看到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企业经营、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理解这句成语,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学会在得中看到失,在失中寻找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