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原文及翻译注释】《卖柑者言》是元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文章通过一个卖柑子的小贩之口,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官员虚伪、腐败的现象。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一、原文
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市之十日不败。人买之,以盛酒,或以盛羹,皆可也。问其术,曰:“吾能以术藏之,使不腐。”余笑曰:“若然,则吾欲求其术,可得乎?”曰:“不可,吾术不能传也。”余曰:“何谓不能传?”曰:“吾术非为己也,乃为世道也。今世之人,贪而无厌,好利而不义,虽有术,亦不能救也。”
余闻之,感其言,遂作《卖柑者言》。
二、翻译
卖柑者言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保存柑橘,卖出去十天也不会坏。人们买来装酒或者盛汤,都可以。有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我能用方法保存它,让它不腐烂。”我笑着说:“如果是这样,我想学习你的方法,可以吗?”他说:“不可以,我的方法不能传授给别人。”我说:“为什么不能传授?”他说:“我的方法不是为自己准备的,而是为了世道。现在世上的人贪婪而不知足,喜欢利益却不讲道义,即使有这个方法,也无法拯救他们。”
我听了他的话,感到很感慨,于是写了这篇《卖柑者言》。
三、注释
词语 | 注释 |
杭 | 杭州 |
藏柑 | 保存柑橘 |
市 | 卖 |
盛 | 装 |
术 | 方法、技巧 |
传 | 传授 |
世道 | 社会风气、道德状况 |
贪而无厌 | 贪婪而不知满足 |
好利而不义 | 追求利益而不讲道义 |
四、总结
《卖柑者言》通过卖柑者的自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道德沦丧。作者借“柑”比喻表面光鲜但内里腐败的官吏,批判了那些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社会现象。文章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
内容要点 | 简要说明 |
作者 | 刘基(元代) |
体裁 | 寓言散文 |
主题 | 批判官场腐败,讽刺虚伪行为 |
手法 | 借物喻人,寓理于事 |
风格 | 简洁明快,含蓄讽刺 |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真实面貌。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