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出自】一、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彼此扶持、互相帮助的情景。这句话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篇,原意是说,干涸的车辙里有鱼,它们用口中的唾液来互相湿润,虽然看似微小,却体现了患难与共的情感。
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描述夫妻、朋友或同事之间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关系,强调的是在逆境中不离不弃的精神。尽管“相濡以沫”听起来有些凄凉,但它也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坚韧的力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原意 | 干涸的车辙中,鱼儿用唾液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 |
现代含义 | 在困难时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
使用场景 | 夫妻、朋友、同事之间的互助关系 |
情感色彩 | 温暖、坚韧、略带悲凉 |
作者/出处背景 |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 |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带有比喻意义 |
适用文体 | 文学、演讲、文章、日常交流等 |
三、结语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不要忘记身边那些愿意陪伴我们的人。真正的感情,往往是在最无助的时候才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