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总目表】“平水韵”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使用的一种韵书,由南宋时期平水人刘渊所编,后经元代阴时夫整理并刊行。它将汉字按照声调和韵母分为106个韵部,是古典诗歌创作的重要依据,尤其在近体诗(如律诗、绝句)中应用广泛。
平水韵的结构严谨,分类清晰,便于诗人选择押韵字,使作品更具音律美感。虽然现代汉语发音已发生较大变化,但平水韵仍是学习古体诗、研究古典文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为“平水韵总目表”的总结与表格形式展示:
一、平水韵简介
平水韵共分106个韵部,按声调分为:
- 平声:上平、下平(共57个韵)
- 上声:25个韵
- 去声:29个韵
- 入声:15个韵
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同韵字,这些字在古音中属于同一韵母或相近韵母,可用于诗词押韵。
二、平水韵总目表(简要)
韵部编号 | 韵部名称 | 所属声调 | 简要说明 |
1 | 一东 | 平声 | 含“东、同、风”等字 |
2 | 二冬 | 平声 | 含“冬、终、钟”等字 |
3 | 三江 | 平声 | 含“江、阳、长”等字 |
4 | 四支 | 平声 | 含“支、时、之”等字 |
5 | 五微 | 平声 | 含“微、机、归”等字 |
6 | 六鱼 | 平声 | 含“鱼、居、书”等字 |
7 | 七虞 | 平声 | 含“虞、途、俱”等字 |
8 | 八齐 | 平声 | 含“齐、迷、啼”等字 |
9 | 九佳 | 平声 | 含“佳、家、霞”等字 |
10 | 十灰 | 平声 | 含“灰、回、雷”等字 |
11 | 十一真 | 平声 | 含“真、身、尘”等字 |
12 | 十二文 | 平声 | 含“文、闻、云”等字 |
13 | 十三元 | 平声 | 含“元、源、园”等字 |
14 | 十四寒 | 平声 | 含“寒、看、安”等字 |
15 | 十五删 | 平声 | 含“删、山、关”等字 |
16 | 一先 | 平声 | 含“先、天、年”等字 |
17 | 二萧 | 平声 | 含“萧、遥、朝”等字 |
18 | 三肴 | 平声 | 含“肴、遥、潮”等字 |
19 | 四豪 | 平声 | 含“豪、高、刀”等字 |
20 | 五歌 | 平声 | 含“歌、多、河”等字 |
21 | 六麻 | 平声 | 含“麻、花、家”等字 |
22 | 七阳 | 平声 | 含“阳、杨、香”等字 |
23 | 八庚 | 平声 | 含“庚、更、声”等字 |
24 | 九青 | 平声 | 含“青、清、名”等字 |
25 | 十蒸 | 平声 | 含“蒸、升、腾”等字 |
26 | 一尤 | 平声 | 含“尤、游、留”等字 |
27 | 二幽 | 平声 | 含“幽、舟、流”等字 |
28 | 三侵 | 平声 | 含“侵、深、心”等字 |
29 | 四侵 | 平声 | 含“寻、林、琴”等字 |
30 | 五侵 | 平声 | 含“今、金、琴”等字 |
31 | 六真 | 平声 | 含“真、神、人”等字 |
32 | 七真 | 平声 | 含“真、身、辰”等字 |
33 | 八真 | 平声 | 含“真、人、神”等字 |
34 | 九真 | 平声 | 含“真、尘、陈”等字 |
35 | 十真 | 平声 | 含“真、身、人”等字 |
> 注:以上仅为部分韵部示例,完整列表包含106个韵部,涵盖所有平水韵内容。
三、总结
平水韵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工具,不仅规范了诗歌的用韵规则,也为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现代汉语发音与古音存在差异,但在诗词创作、书法题跋、文化研究等领域,“平水韵”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掌握平水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音律美,也对提升文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从常用韵部入手,逐步深入,方能得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