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翻译】《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与底层人民的苦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以下是对《卖炭翁》的翻译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诗歌原文节选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二、翻译总结
《卖炭翁》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卖炭老人,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靠卖炭维持生计。他的脸上布满灰尘和烟熏的痕迹,双手被炭火灼伤,十分粗糙。他卖炭只是为了换取衣食,生活非常艰难。尽管天气寒冷,他却希望天气更冷一些,这样炭能卖个好价钱。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他清晨赶着炭车在结冰的路上前行,人困马乏,最终在城南门外的泥地里休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酸与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同情。
三、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有一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他的脸上布满灰尘和烟熏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都被炭火染黑了。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做什么?不过是换点衣服和吃的东西。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可怜他身上穿的衣裳很单薄,心里却担心炭价太低,希望天气更冷一点。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清晨他赶着炭车碾着冰路前行。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牛累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他们在城南门外的泥地里停下来休息。 |
四、总结
《卖炭翁》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诗作,通过对卖炭老人生活状态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百姓的艰难处境。白居易用朴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酸与坚韧,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社会公平的关注。
如需进一步了解《卖炭翁》的背景或艺术特色,可参考相关文学资料进行深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