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哪篇古文】“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文名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无人陪伴的凄凉境况。这句话出自一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古代散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该文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因祖母年老多病、无法应召出仕的请求书,情感真挚、辞意恳切,被誉为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
在文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当时孤苦无依、无人相伴的处境,表达了他对祖母深深的孝心与无奈之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出处 | 《陈情表》 |
作者 | 李密(西晋) |
文体 | 古代散文(奏章体) |
释义 | 孤独无依,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形容极度孤单 |
原文句子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背景 | 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请求暂缓入仕,以尽孝道 |
情感色彩 | 悲凉、哀婉、真挚 |
文学价值 | 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感人文章之一” |
三、结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仅是对个人孤独状态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深情。李密通过这篇《陈情表》,不仅打动了晋武帝,也赢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共鸣。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描述孤独处境的经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