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币的尺寸与规格介绍】长城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0年至1986年间发行的一套流通纪念币,因其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而得名。这套硬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因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受到广泛喜爱。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长城币的实物特征,以下将从尺寸与规格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附上相关数据表格。
长城币共包括三种面值:1元、5角和1角,分别对应不同的材质和重量。每种面值的硬币在直径、厚度和重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这些数据对于辨别真伪、判断品相以及进行收藏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长城币的主要尺寸与规格总结:
项目 | 1元(铜锌合金) | 5角(铜镍合金) | 1角(铝镁合金) |
直径(mm) | 22.5 | 20.5 | 18.0 |
厚度(mm) | 1.6 | 1.4 | 1.3 |
重量(g) | 5.00 | 3.80 | 1.15 |
材质 | 铜锌合金 | 铜镍合金 | 铝镁合金 |
面值 | 1元 | 5角 | 1角 |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长城币在尺寸和重量上都有明显的区分。1元硬币是三者中最大的,厚度也最厚;1角硬币则最小、最轻,便于携带和使用。此外,不同面值的材质也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了硬币的外观色泽,也对其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了一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长城币已经停止流通,但其作为我国早期流通纪念币的重要代表之一,仍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了解其具体的尺寸与规格,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其市场价值。
总之,长城币的尺寸与规格不仅是硬币物理属性的体现,也是其历史背景和工艺水平的反映。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系列珍贵的货币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