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多情自古空余恨原文

2025-11-17 06:45:30

问题描述:

多情自古空余恨原文,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06:45:30

多情自古空余恨原文】一、

“多情自古空余恨”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诗,原句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中,“多情自古空余恨”并非原诗中的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表达,常用于形容因情感纠葛而留下的遗憾与伤痛。

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无奈。虽然“多情自古空余恨”并非出自原诗,但它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文学表达,常被用于描写爱情、友情或人生中的遗憾。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释义
多情自古空余恨 意指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往往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行路难!行路难! 表达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坎坷。
多歧路,今安在? 意指前路纷繁复杂,不知何处是归途。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表示终有一天会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直挂云帆济沧海 象征着坚定信念,勇敢前行,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三、延伸理解

“多情自古空余恨”虽非黄景仁原诗中的字句,但其内涵与《杂感》中所表达的情感高度契合。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上的失落,也隐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从文学角度看,这类表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因此,尽管“多情自古空余恨”并非出自原诗,但它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经典方式。

四、结语

“多情自古空余恨”虽非黄景仁原作中的句子,却因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共鸣,成为广为传颂的文学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与情感纠葛时,应保持坚韧与希望,正如《杂感》中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