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出处】“东临碣石有遗篇”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梦天》。全诗为:
>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缥缈桂香微。
> 玉尘散落瑶台下,银汉无声转玉玑。
> 东临碣石观沧海,浪淘沙尽见金矶。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不过,实际上,“东临碣石观沧海”是曹操《观沧海》中的句子,而“东临碣石有遗篇”是李贺在《梦天》中对前人作品的一种化用或引用。因此,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但其意象来源于曹操的《观沧海》,并被李贺在其诗中所借鉴。
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出处 |
| 出处 | 李贺《梦天》(化用自曹操《观沧海》) |
| 原句 | “东临碣石有遗篇” |
| 原文出处 | 李贺《梦天》:“东临碣石观沧海,浪淘沙尽见金矶。” |
| 化用来源 |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作者 | 李贺(唐代) |
| 诗作背景 | 《梦天》是一首描写梦境、想象和历史情怀的诗,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
| 意义 | “东临碣石”象征着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历史的厚重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敬仰。 |
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看出,“东临碣石有遗篇”虽非一句完整的古诗,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