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然而,这风霜雨雪,也总算是我的故乡,我的父母之邦。
我到了自家的门口,我们庭院里的老屋,已经破旧不堪,墙上的瓦片也缺了几块。母亲在门口迎接我,她的眼角已经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许多。她见了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却也带着几分忧虑。
“你回来了。”她说。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说不出的复杂。二十年的光阴,把一切都改变了。连那条熟悉的石板路,也变得生疏起来。
我走进屋里,看见父亲坐在堂前,他还是那样沉默寡言,只是比以前更瘦了些。母亲端出了一碗热汤,说是特意为我熬的。我喝了一口,味道依旧,却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日子。
“你还记得吗?”母亲轻声问。
“记得。”我说,“那时候,你总是给我煮这碗汤。”
父亲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心里也有许多话,只是不知从何说起。
我在这座老屋住了几天,白天走走看看,晚上便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的星星。那些星星,似乎和我童年时看到的一样明亮,一样遥远。
有一天,我遇见了闰土。他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少年了,而是一个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中年农民。他的眼睛里,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你也回来了?”他问我。
“是啊。”我说,“回来看看。”
我们坐在院子里,聊起了过去的事情。他告诉我,他的儿子现在也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他说,生活不容易,但他还得继续坚持下去。
我听着,心里有些难过。我想起小时候,我和他一起在田野里奔跑,捉蟋蟀,看月亮。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如今,我们都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事吗?”他问我。
“记得。”我说,“记得很清楚。”
他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哀伤。
那天晚上,我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想着这一切。故乡,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永远无法真正回去的地方。它在我心中,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那个地方,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回忆,我们的梦想。但现实往往让人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改变,不得不遗忘。
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能再回去。但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故乡,永远都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