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自菲薄意思】“妄自菲薄”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评价过低,缺乏自信。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意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重视,后来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缺乏应有的自信和自尊。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妄自菲薄 |
| 拼音 | wàng zì fěi bó |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注:实际出处略有争议,常见引用为《后出师表》) |
| 释义 | 轻视自己,过分贬低自己,缺乏自信。 |
| 用法 |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反思时,指出不应过于自卑。 |
| 近义词 | 自暴自弃、自轻自贱 |
| 反义词 | 自信自强、自负其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鼓励他人时
- “你不要总是妄自菲薄,你的能力其实很优秀。”
2. 自我反思时
- “我之前总是妄自菲薄,不敢尝试新事物,现在想想真的很可惜。”
3. 文学作品中
- “他虽出身寒微,但从不妄自菲薄,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三、注意事项
- “妄自菲薄”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 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提醒人们增强自信,而不是单纯地批评自我贬低的行为。
- 不建议在正式场合频繁使用,以免显得不够积极或不够专业。
四、总结
“妄自菲薄”是一个表达自我贬低的成语,强调的是过度否定自己、缺乏自信的状态。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心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通过适当的学习和实践,每个人都能够突破自我设限,实现更大的成长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