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理是绝对又是相对的马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认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真理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一观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真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
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认识是正确无误的,具有不可动摇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
- 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
- 唯一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对象,只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发展性:虽然真理具有绝对性,但它是在不断发展中被深化和拓展的。
二、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真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变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原有的真理可能会被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所取代。
- 条件性: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脱离具体条件,真理可能失去其有效性。
- 历史性:真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 发展性: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
| 对比项目 | 绝对真理 | 相对真理 |
| 定义 | 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 受限于特定条件下的认识 |
| 特点 | 稳定、可靠、不可动摇 | 暂时、有限、可修正 |
| 联系 | 是相对真理的总和 | 是绝对真理的表现形式 |
| 发展 | 不断被相对真理所补充 | 不断接近绝对真理 |
四、总结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真理之所以具有绝对性,是因为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真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则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始终受到历史条件、实践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制约。因此,我们既要坚定地相信真理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又要认识到真理的发展性和局限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真理,既不能盲目崇拜旧有的真理,也不能否定一切已有的科学成果。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深化认识,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的本质。
原文“为什么说真理是绝对又是相对的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