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抽梯的故事发生在诸葛亮和谁之间】“上屋抽梯”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用来形容在对方得势后,趁其不备将其击败或削弱的策略。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诸葛亮与魏国将领张郃之间的较量。
一、
“上屋抽梯”的典故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与魏将张郃的交战中,巧妙运用了这一计策。当时,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意图切断其退路。诸葛亮则利用地形优势,在山上设伏,并在敌人靠近时撤走梯子,使其无法撤退,最终大败张郃。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军事智慧和灵活的战术运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上屋抽梯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故事背景 |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与魏将张郃对峙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张郃 |
故事内容 | 诸葛亮在山上设伏,诱使张郃进攻,随后撤走梯子,使其陷入困境,最终被击败 |
战术含义 | 在敌方占据优势时,通过断其退路、制造困境,从而取得胜利 |
历史评价 | 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战略眼光,是古代战争中“以逸待劳”的典型战例 |
三、结语
“上屋抽梯”不仅是历史中的一个精彩战例,也成为了后世兵法中常用的策略之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强敌时,灵活应变、巧用地形和心理战术,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诸葛亮与张郃的这场较量,正是这种智慧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