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原文及翻译】《曾子衣敝衣》是出自《孔子家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曾子在贫困中依然坚持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动的故事。这则故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安贫乐道”的精神,也展现了曾子的高尚品德。
一、原文
> 曾子衣敝衣以耕,其妻织,食不给。或谓曾子曰:“子何不仕?”曾子曰:“吾闻君子不以利害义,不以穷困易志。”遂不仕。
二、翻译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田间耕作,他的妻子在织布,生活十分贫苦。有人对曾子说:“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呢?”曾子回答:“我听说君子不会因为利益而损害道义,也不会因为贫穷困苦而改变志向。”于是他没有去当官。
三、
该故事通过曾子面对贫困与诱惑时的坚定选择,强调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动的价值观。曾子虽身处困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四、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曾子衣敝衣原文及翻译 |
出处 | 《孔子家语》 |
人物 | 曾子(孔子弟子) |
背景 | 曾子生活贫困,仍坚持操守 |
主要情节 | 被劝做官,拒绝并阐明原因 |
核心思想 | 君子不因利害义,不因穷困改志 |
主题 | 安贫乐道、坚守道德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五、结语
《曾子衣敝衣》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示了曾子的高洁品格,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典范。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