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承载的用法

2025-09-21 09:11:10

问题描述:

承载的用法,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09:11:10

承载的用法】在汉语中,“承载”是一个常见且多义的动词,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或力量对另一事物的支持、负担或传递作用。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在学术、科技、文学等不同语境下也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承载”的用法,以下将从不同语境出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常见搭配和含义。

一、常见语境及用法总结

1. 物理意义上的承载

指物体承受重量或压力,如建筑物、桥梁等结构体对重物的支持作用。

2. 抽象意义的承载

用于比喻事物之间的一种支持关系,如文化、责任、情感等的承载。

3. 技术领域的承载

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等领域中,指系统、设备或平台对数据、功能的支撑能力。

4. 心理或情感上的承载

表示个体对情绪、压力或期望的承担与承受。

5. 文学或修辞中的承载

常用于表达一种象征性的支持关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承载的常见搭配与用法对照表

搭配方式 含义解释 示例句子
承载重量 指物体能够承受的重量 这座桥可以承载50吨的重量。
承载压力 指承受外部压力或挑战 他一直承载着家庭的经济压力。
承载责任 表示承担某种义务或职责 父亲肩负着家庭的全部责任。
承载希望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寄托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希望,也是他们承载的未来。
承载信息 指数据或内容被传输或存储 服务器需要承载大量的用户信息。
承载文化 表示文化传承或象征意义 青铜器承载了古代文明的重要信息。
承载情感 表达内心的情绪或感情 她把所有的悲伤都承载在心底。
承载梦想 表示对未来目标的追求 他始终承载着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

三、注意事项

- “承载”多用于抽象或具体对象,较少用于人本身(如“他承载了痛苦”),但也可根据语境灵活使用。

- 与“承担”相比,“承载”更强调“支持”和“承受”,而“承担”则侧重于“主动接受”和“负责”。

-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搭配,避免用词重复或歧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承载”在不同语境中有丰富的表现力,掌握其正确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