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长物是什么意思别无长物简单释义】“别无长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或一无所有。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之间的自谦之词,表达自己除了清贫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财物或资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别无长物 |
拼音 | bié wú cháng wù |
出处 |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曰:‘卿何以空手来?’答曰:‘我无长物。’” |
含义 | 形容一无所有,尤其指物质上的匮乏;也可用于自谦,表示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使用。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身无分文、两手空空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家财万贯 |
二、成语详解
“别无长物”中的“长物”指的是多余的物品。古人常用“长物”来指代那些非必需的、额外的财物。因此,“别无长物”字面意思是“没有多余的物品”,引申为“一无所有”。
在古代,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清高自持的态度,尤其是在士大夫阶层中,他们有时会以“别无长物”来自嘲自己的清贫生活,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不慕荣华、安于简朴的生活态度。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自谦用语
- “我虽出身寒门,但别无长物,唯有书卷相伴。”
2. 描述他人贫穷
- “他家境贫寒,别无长物,靠打工维持生计。”
3. 文学作品中
- 在小说或历史剧中,常见角色用“别无长物”来形容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
四、注意事项
- “别无长物”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不宜用于形容精神层面的“一无所有”,而是特指物质上的匮乏。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没有特长”或“没有能力”。
五、总结
“别无长物”是一个具有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成语,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也蕴含了古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自省精神。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