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束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束”字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常常用于表达特定的语境或情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束”相关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
“束”在汉语中多表示“约束、限制、捆绑”之意,因此与“束”有关的成语大多带有“限制、束缚、整顿”的含义。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更为常见。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
二、关于束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来源 |
束手就擒 | 手被捆住,无法反抗,形容被俘或被迫投降 | 《三国演义》 |
束之高阁 | 把东西放在高架子上,比喻不加重视或搁置 | 《晋书·王导传》 |
无拘无束 | 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 《红楼梦》 |
一针见血 |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 《后汉书》 |
金科玉律 | 比喻不可更改的法规或准则 | 《汉书·董仲舒传》 |
束发立誓 | 年轻时立下誓言 | 古代文献 |
约法三章 | 指事先约定的规矩或条件 | 《史记·高祖本纪》 |
束紧腰带 | 比喻做好准备,加强戒备 | 现代口语 |
胸有成竹 | 形容做事之前已有把握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严于律己 | 对自己要求严格 | 现代常用语 |
三、结语
以上列举的成语中,“束”字作为核心词汇,体现了汉语中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无论是“束手就擒”的无奈,还是“无拘无束”的自由,都反映出汉语成语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的独特魅力。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