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陈群传全文及翻译】《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其中,《陈群传》是《三国志·魏书》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陈群的生平、功绩及其政治思想。
一、
陈群(170年-237年),字长文,颍川许昌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才学闻名,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参与制定《九品中正制》,对魏国的官僚制度影响深远。
陈群在政治上主张“刑赏有度”,强调法律与道德并重,注重人才选拔,提倡以德治国。他在任内推行多项改革,如整顿吏治、制定律令、加强中央集权等,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表格:《三国志·陈群传》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也。 | 陈群,字长文,是颍川许昌人。 |
父纪,少有俊才,为太丘长。 | 他的父亲陈纪,年轻时就有才华,曾任太丘县令。 |
群年十五,其父友华歆见而异之,曰:“此儿必成大器。” | 陈群十五岁时,他的父亲的朋友华歆见到他,觉得他与众不同,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
太祖(曹操)辟为司空掾,迁为治书执法。 | 曹操征召他为司空属官,后升任治书执法。 |
群以为“今之典刑,宜因时施宜,不可拘以旧法。” | 陈群认为:“现在的刑法,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来调整,不能拘泥于旧法。” |
乃奏建九品官人之法,由是士人多归之。 | 于是他上奏建议建立“九品中正制”,从此士人都归附于他。 |
群性忠清,不营私利,每论议,常引经据典。 | 陈群性格忠诚清廉,不谋求私利,每次议论时,常常引用经典来论证。 |
太子(曹丕)尝问群曰:“吾欲与天下贤士共治,何以得之?” | 曹丕曾问陈群:“我想与天下贤士共同治理国家,该如何做?” |
群对曰:“当择贤而任之,慎选其人,勿以亲疏为度。” | 陈群回答:“应当选择贤能之人来任用,慎重挑选人才,不要以亲疏远近来衡量。” |
群卒,谥曰“靖”。 | 陈群去世后,被追封为“靖侯”。 |
三、结语
《三国志·陈群传》不仅记录了陈群的生平事迹,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与治国理念。他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稳定社会的作用。陈群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历史地位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