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意思】一、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出自《礼记·儒行》篇,原句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国家有利,就不必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它强调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这句话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牺牲自我,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有很多体现,如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人物,都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
在现代社会,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秉持责任与担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礼记·儒行》 |
原文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含义 | 如果对国家有利,就不必追求个人的富贵 |
核心思想 | 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
精神内涵 | 无私奉献、忠诚报国、责任感与使命感 |
历史人物 | 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 |
适用场合 | 公共服务、爱国教育、道德宣传等 |
语言风格 | 古典、庄重、富有感染力 |
三、结语: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倡导的是超越个人利益、关注社会整体福祉的精神。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尤其在面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