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举啥意思】一、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句典型的文言文表达。其中,“举”字在此句中是“全、都”的意思,表示一种整体性的状态或行为。整句话的意思大致为:“(人们)全都感到头痛、皱眉,互相诉说。”这句话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现象或政策的不满和担忧。
在日常使用中,“举疾首蹙额”常被简化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因忧虑、不满或困扰而表现出痛苦的表情或情绪反应。这种表达方式在古文中较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更多出现在文学或学术语境中。
二、表格解析
|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在句中作用 | 说明 |
| 举 | jǔ | 全、都 | 副词 | 表示整体性,强调所有人都有某种状态 |
| 疾首 | jí shǒu | 头痛 | 动宾结构 | 形容极度烦恼或痛苦 |
| 蹙额 | cù é | 皱眉 | 动宾结构 | 表达不满或忧虑的情绪 |
| 而 | ér | 连词 | 连接前后分句 | 表示承接关系 |
| 相告 | xiāng gào | 互相告诉 | 动词短语 | 描述人们之间的交流行为 |
| 曰 | yuē | 说 | 动词 | 引出话语内容 |
三、扩展理解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这句话来源于《孟子》中对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某些政策或社会问题的强烈反应。孟子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应体恤民情的呼吁。
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举疾首蹙额”不再频繁使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担忧——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写作或分析社会现象时,适当引用这类古文表达,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文化深度。
四、结语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中的“举”字,意为“全部、都”,用于强调整体性的状态。整个句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不满或忧虑而表现出痛苦表情并相互诉说的情景。了解这一句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古文,也能帮助我们在现代语境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