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息相辅什么意思】“藏息相辅”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概念,最早见于《礼记·学记》。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藏”与“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下面将对“藏息相辅”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
一、
“藏息相辅”出自《礼记·学记》,原文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里的“藏”指的是学习和积累知识;“息”则指休息、调节身心。两者结合,形成一种张弛有度的学习方式。
“藏息相辅”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藏),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身心调养(息),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出处 | 《礼记·学记》 |
| 含义 | “藏”指学习与积累,“息”指休息与调节,二者相辅相成 |
| 核心思想 | 学习应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效率 |
| 适用范围 | 教育、学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 |
| 现代意义 | 强调科学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提升学习或工作效率 |
| 对比概念 | 单纯强调努力(如“只学不休”)或只注重休息(如“只休不学”) |
| 实际应用 | 在学习中合理安排复习与休息时间,在工作中平衡任务与放松 |
三、结语
“藏息相辅”不仅是古代教育智慧的体现,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藏”与“息”的平衡,有助于提高效率、保持身心健康。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