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简介】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6世纪初),由御史王献臣所建,取自《诗经》中“拙于政事”的典故,寓意淡泊名利、归隐田园。拙政园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以水景为主,布局精巧,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设计理念。园内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造园艺术风格。
拙政园简介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拙政园 |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苏州市 |
| 建造时间 | 明代正德年间(约1509年) |
| 建造者 | 王献臣(御史) |
| 园林风格 | 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以水景为主 |
| 规模 | 约5.2公顷,现存面积约31000平方米 |
| 分区 | 东园、中园、西园 |
| 特点 | 布局巧妙,建筑与自然融合,水景丰富 |
| 文化价值 |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
| 现状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参观 |
拙政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理想。它以独特的空间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无论是游客还是学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