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托遗响于悲风的出处

2025-09-27 22:53:53

问题描述:

托遗响于悲风的出处,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22:53:53

托遗响于悲风的出处】一、

“托遗响于悲风”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该句意为:将余音寄托于悲凉的秋风之中,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

在《赤壁赋》中,苏轼借景抒情,通过对江水、明月、秋风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而“托遗响于悲风”正是这一情感的集中体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苍凉与哲思。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该句的出处及背景信息,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苏轼《赤壁赋》
原文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作品背景 《赤壁赋》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借游览赤壁之景抒发人生感慨。
句子含义 将未尽之意寄托于悲凉的秋风中,表达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
文学价值 体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其散文的优美与哲理。
现代引用 常用于文学评论或写作中,表达对过往记忆、情感的追忆与寄托。

三、结语

“托遗响于悲风”虽仅寥寥数字,却蕴含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是苏轼文学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深刻思考,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和内涵,我们更能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与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