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译文

2025-11-22 13:49:40

问题描述: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译文,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13:49:40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译文】一、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出自《世说新语·德行》,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战乱时期,华歆与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遇到一个想要搭船的人。王朗起初同意,但后来又想把他赶下船;而华歆则坚持不抛弃他人,最终两人因态度不同而走上不同的结局。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华歆与王朗的行为,体现了“信义”与“变通”的道德选择,强调了做人要有原则、守信用的重要性。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躲避战乱。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就感到为难。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王朗说:“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后贼追至,朗欲舍所携人。 后来敌人追来了,王朗想丢下那个搭船的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华歆说:“我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受了他托付的请求,怎么能在危急时抛弃他呢?”
遂携拯如初。 于是继续带着那个人,像最初一样帮助他。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人因此判断华歆与王朗的品德高下。

三、人物行为分析

人物 行为表现 道德评价 结局
华歆 初期犹豫,后期坚持救人 重信义,有担当 被后人称赞
王朗 先答应,后反悔 缺乏坚定信念 被视为不如华歆

四、启示与思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

- 信义是立身之本:在危难时刻更应坚守承诺。

- 善始善终:做事情要从一而终,不能因一时困难而改变初衷。

- 品德决定命运:一个人的道德选择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五、结语

这篇故事虽为古文,但其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面对诱惑与困境时,我们是否能像华歆一样坚守道义?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更是对我们自身品格的考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