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生平简介】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政治家。他是明代“三才子”之一,与李梦阳、何景明齐名,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一生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最终因直言敢谏被贬云南,度过余生。
杨慎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少年得志,24岁中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他在朝廷中以正直著称,曾因劝谏皇帝不要沉迷享乐而遭到贬谪。杨慎的个性刚直不阿,不愿同流合污,因此多次受到权臣排挤,最终在嘉靖年间因“大礼议”事件被贬至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一带),终老于边陲。
尽管身处逆境,杨慎并未消沉,反而在云南期间潜心著述,留下大量诗文、笔记和杂谈,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民俗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包括《升庵集》《艺林伐山》《滇南旧事》等。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杨慎 | 
| 字 | 用修 | 
| 号 | 升庵 | 
| 出生年份 | 1488年 | 
| 去世年份 | 1559年 | 
| 籍贯 | 四川新都(今成都新都区) | 
| 官职 | 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 
| 主要成就 | 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历史考证 | 
| 著作 | 《升庵集》《艺林伐山》《滇南旧事》等 | 
| 人生经历 | 中进士、参与修史、因直言被贬云南 | 
| 性格特点 | 刚直不阿、博学多才、不屈不挠 | 
| 历史评价 | 明代第一才子、文学与学术双栖人物 | 
杨慎的一生,是才华与命运交织的一生。他虽未能在朝堂上施展抱负,却在边疆之地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其精神也激励着后人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