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穴位及作用】小海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具有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调节心神等功效。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肩臂疼痛、心悸失眠、耳鸣耳聋等症状。以下是对小海穴的详细总结。
一、小海穴概述
- 名称:小海
-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 定位:在肘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屈肘时明显。
- 取穴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 别名:“合”穴(手少阴心经的合穴)
- 主治:肩臂疼痛、心悸、失眠、耳鸣、头痛、癫痫等。
二、小海穴的作用
| 功能 | 具体作用 |
| 疏通经络 | 调节手少阴心经气血运行,缓解局部疼痛和僵硬 |
| 镇静安神 | 对心悸、失眠、烦躁等精神症状有调理作用 |
| 缓解疼痛 | 常用于肩关节、肘关节及上肢疼痛的治疗 |
| 调节心神 | 改善因心气不足引起的心慌、头晕等症状 |
| 辅助治疗耳部疾病 | 对耳鸣、听力下降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
三、小海穴的常用配伍
| 配伍穴位 | 主治病症 |
| 小海 + 曲池 | 治疗上肢麻木、肩周炎 |
| 小海 + 神门 | 缓解心悸、失眠、焦虑 |
| 小海 + 合谷 | 通络止痛,适用于手臂疼痛 |
| 小海 + 太溪 | 调节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健忘 |
| 小海 + 听宫 | 改善耳鸣、听力障碍 |
四、操作方法
- 针刺: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 艾灸: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适用于寒湿阻络、气血不足者。
- 按摩:可用拇指按压或揉捏,每次3~5分钟,可缓解肩臂不适。
五、注意事项
- 针刺时应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血管或神经。
- 艾灸时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 孕妇慎用,尤其是腹部及腰骶部穴位。
- 本穴不宜过量刺激,以免引起心悸、头晕等反应。
总结
小海穴作为手少阴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针灸、按摩或配合其他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多种身体和精神状态的问题。对于日常保健和疾病调理,小海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