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脑涂地意思是什么意思】“肝脑涂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不惜付出生命,甚至牺牲自己的全部。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多用于描写忠臣、义士的英勇行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肝脑 | 指人的内脏,象征生命和身体 |
| 涂地 | 指洒落在地上,比喻死亡或彻底毁灭 |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甘愿献出生命,甚至粉身碎骨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若夫忠臣烈士,肝脑涂地而不悔。”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表达一种悲壮、忠诚的情感。
- 例句:
- 他为国捐躯,可谓肝脑涂地。
- 古代将士们为了国家,常常肝脑涂地,令人敬佩。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粉身碎骨、舍生忘死、赴汤蹈火 |
| 反义词 | 贪生怕死、苟且偷生、明哲保身 |
四、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 使用场景:多用于历史、文学、演讲等正式场合,强调人物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 情感色彩:带有强烈的悲壮感和崇敬感,属于褒义词。
五、总结
“肝脑涂地”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理想、信仰或国家而英勇牺牲的精神。它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忠义”的价值观。
| 关键点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为了信念不惜牺牲生命 |
| 出处 | 《后汉书》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忠诚与牺牲 |
| 情感色彩 | 悲壮、崇高、敬仰 |
| 使用场景 | 历史、文学、演讲等正式场合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肝脑涂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历史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