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时节,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附着在草木上,看起来像一层白色的露水,因此得名“白露”。
一、白露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节气名称 | 白露 |
| 时间 | 每年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 |
| 季节 | 秋季 |
| 特点 | 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高,露水增多 |
| 气候特征 | 天气转凉,秋意渐浓,降水减少 |
| 传统习俗 | 祭祀、赏菊、吃龙眼、喝白露茶 |
| 养生建议 | 防燥润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二、白露的由来与含义
“白露”这一名称来源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人发现,在进入秋季后,白天阳光充足,夜晚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凝结成露水。这些露水在清晨时分,常呈白色,故称“白露”。
从气候角度看,白露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冬季的临近。此时,北方地区的降雨减少,南方则可能迎来“秋老虎”的高温天气,但总体趋势是气温逐渐下降。
三、白露的民俗与文化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白露不仅是农事的重要节点,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 祭祖仪式:部分地区会在白露时举行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 赏菊:白露之后,菊花开始盛开,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吃龙眼:民间有“白露吃龙眼”的说法,认为此时的龙眼最甜、最补。
- 喝白露茶: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叶品质最佳,被称为“白露茶”,口感清醇。
四、白露的养生建议
白露时节,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因此养生应注重以下几点:
| 养生要点 | 建议 |
| 饮食调养 | 多吃润肺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
| 作息规律 | 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节律 |
| 适度运动 | 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
| 防寒保暖 | 注意早晚添衣,避免感冒 |
| 心情调节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 |
五、总结
“白露”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了解白露的含义和习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提升生活质量。


